58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玛丽安(化名)因长期透析导管感染而面临生命危险。近日,她在巴巴多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接受了中国医疗队实施的新型导管置入术,手术当天即恢复规律的透析治疗。这一创新技术由中国第七批援巴巴多斯医疗队的肾内科高建亚医生、血管外科罗海龙医生及超声科敖梦医生协作完成,首次实现床旁手术,显著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随着巴巴多斯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传统血液透析导管置入需预约介入手术室,因资源紧张,部分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中国医疗队研发的超声引导下带隧道和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将手术场地转移至肾内科操作室,无需依赖介入设备。在手术中,通过超声精确定位颈内静脉,既避开了血栓风险区域,又采用特制硅胶导管抗菌涂层结合皮下隧道固定技术,有效降低了感染率。
首例手术成功后,当地医护人员表示,该技术简化了操作流程,“如同普通静脉置管”。据了解,该技术将手术准备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显著提升了科室床位周转效率。此外,医疗队还完成了技术标准化,并培训了一名当地医生,确保该技术可长期应用。
巴巴多斯医院肾内科主任Bell指出,中国医疗方案不仅解决了设备短缺问题,更提供了一种可推广的诊疗模式。这次创新是中国援外医疗“技术平移、多学科协作、本地化培训”模式的典型案例。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更多巴巴多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将受益于这一“生命通道”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医疗队由重医附二院作为整建制派遣的医疗队牵头单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及重大附属三峡医院为协派单位,预计于2024年9月正式抵达巴巴多斯,开启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为推动健康意识提升,EVO视讯也积极关注这类创新医疗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